第7章 我是余长生

余长安也不知道小女孩有没有记在心里。

他能做也不多,将原本要还的大米,又多加了很多,直到等来了小女孩的亲戚,这才离去。

屋漏恰逢连夜雨,厄运专挑苦难人,

欲先渡人,必先渡己。

余长安已经忘记了山上的桃花落了几次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不爱傻笑了,也不爱看着天空发呆。

如果白狐不在的话,

他通常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更多的时候不爱说话。

就好像,一下子从一个傻子……变成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哑巴……

因为更多的时候,他在处理自己杂乱无章的记忆。

时间从来不会停下自己的步伐,恍惚间,又是五年。

这五年来,父母卧床不起,家里的重担几乎都落在了余长安的身上,

五年里,

余长安白天耕地,下午放牛,会在清晨和黄昏掐着点上山采药,

也会熟络的在夜晚归来,洗衣做饭。

生活的压迫和诸多的迫不得已,让他已经学会了太多的技能。

余长安也不时开口陪父母说话,

但大多数时候,是父母说着,他听着……

村子里新一代的孩子,也逐渐大了,

见到余长安也不会再闲来无事的找揍,而是憨笑着叫一声余叔。

村子里的女娃,则大多是一脸娇羞的喊着余哥。cizi.org 永恒小说网

而这其中,当属赵雪莹叫的最甜,

这个当年在大年夜里,父母相继离世的女娃娃,

如今也出落的越发水灵。

不过却衣衫褴褛,身上穿的别家小孩不要的旧衣服,皮肤也晒的黝黑,一双小手更是布满了茧子,

这是长期乞讨为生,山上不时捡些柴火卖钱的结果。

同时由于其身世凄惨,所以没少被同龄的孩子欺负,

余长安能做的也不多,不时帮她打架出头,若是柴火卖的好时,也会为她送一碗饭,加一件衣。

毕竟,家中二老还需要照顾,他只能自扫门前雪。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当某天夕阳西下,放牛的余长安嘴里叼着根稻草,斜躺在牛背上,

当雁过回停的时候,他看着北飞的南雁,恍惚中已经忘记了自己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天了……

这一天,余长安回到了家里,照常准备做饭。

余老父却制止了他,

这个勤勤恳恳了大半辈子,农村标准的糙汉子,已是行将朽木,双眼都很难挣得开了。

他最后让余母做了一碗面条。

余母颤颤巍巍,一边笑骂着,“你个老不死的,要死了还要折腾我……”

余母一边骂着,一边起身去做饭,

她的身体已经佝偻的不像样子,但还是在余长安的搀扶下,来到了灶台前,

她做的很慢,很慢。

一边做,一边絮絮叨叨,念叨着曾经,念叨着过往,

做着做着,眼泪滴到了案板上,混杂在菜里,滴进了汤里,碎碎圆圆,

好不容易,余母下好了面条,余长安本来想端过来,但却被余母轻轻推开,

面条冒着蒸腾的热气,

余母端着碗的手都在颤抖,她慢慢的端到了余父的面前,嘴角带着笑:

“你个老东西……吃了我大半辈子的饭,还没吃腻哩?”

余父费了很大的力气,摇了摇头,在余长安的搀扶下,慢慢的起身,靠在床背上,

“不腻,好吃的哩……”

余父尝了一口面条,嘴角扬起憨厚的笑,一行眼泪缓缓流淌:“就是……有点咸咯……对不起娃……”

他缓缓低下了头,这一回,再也没有起来。

“老头子……老头子……”

余母轻轻的喊道,这一回,却没有人再回应了……

“长安啊,把你爸埋在咱们家的后院吧,你爸喜欢热闹……不想一个人太冷清……”

余长安依言照做,

余母默默的吃完了碗里的面条,她将头埋的很低,几乎埋进了碗里,让人看不到她的表情。

她的肩膀在止不住的颤抖。

时光流逝,时隔两个月后。

这一天,余母将余长安叫到了屋里。

自从余父走了后,她身上的暮气,便日益浓重。

粗重的呼吸响彻在整个房间,余母躺在床上,已是出气多,进气少。

但当看到余长安时,

她早已经衰老的脸庞,却会重新焕发出神采,重燃一抹生机。

“长安啊……”

余母的声音有些沙哑萎靡,透着老人独有的浑浊。

“天底下怎么会有你这么好的孩子呢……这么好的孩子,还刚好是我的孩子……”

她伸出了手,颤颤巍巍,想触摸余长安的脸庞。

余长安赶忙伸出双手,握住余母已是干巴巴形同枯槁的手,放在自己的脸庞上。

“长安啊……这辈子能做你的母亲,是我的福气……就是这么多年来,苦了你了,让你一个人承受了这么多……”

“长安啊……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你心里藏着很多的话……但却不知道该跟谁说……可我是你娘啊……我自己的孩子,我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长安啊……灵溪那个丫头就不要再想了,是我们没有那个福分哩,人家可是仙人咧……和咱们啊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余母碎碎念念的说道,她好像要把这辈子的话都给说完。

看向余长安的双眼里,有无数复杂的情绪流过,有欣慰,有愧疚,有难过,有自责,更有不舍……

“长安啊……你原本的名字,是叫余长生……余生长生……”

“但后来啊,我们觉得这个名字太孤单了,太落寞了……就又给你起名叫长安……”

“但现在,我就要死了啊……我还不曾看你娶妻,生子……还不曾看你成家……”

“我多想再看看你……看看这个世界……”

“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啊……”

余母说道,浑浊的双眼饱含着热泪,

房间里,昏黄的烛火明灭不定,

照耀到余母的脸上,竟微微泛起了红润,镀上了一层光泽,有着明媚和动人。

那是一种回光返照。

余母紧紧抓着余长安的手,透着一股对生的执拗和渴望,

她缓缓的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玉佩,小心的递给余长安,

那是曾经自称云道子的道人,留给余长安的玉佩,

此时,这泛着绿光通透晶莹的玉佩上面,用小刀精心刻下了两个篆体小字——长生。

“那道士说……这玉佩戴着……能延年益寿……开明见智,以前我一直以为是假的……就把他收了起来……”

“后来……我几次见它发光哩……就悄悄的在上面刻了字,即使假的……希望也能成真的……”

余母颤抖的说着,她说的很慢,也很艰难,几乎一字一顿,

“娃啊……你以后啊……就叫长生吧,长长久久……余生长生……余长生……”

“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这青牛山,那些我们没见过的风景……你要多替我们走一走……看一看……”

“长生啊……你爸爸一个人在下面太孤单了,我得去陪他了……”

“长生啊……这里好黑……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了……你在哪……”

余母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想再摸摸余长安的脸庞,但那半尺的距离,却终究触摸不到,

永远的放下了。

房间里,老旧的烛火不断闪烁着,明明灭灭,终是燃尽自己最后一丝余热,

世界一下子黯淡了下来。

模糊的夜色里,余长安的脸庞,有一行晶莹流下……

蜡炬成灰泪始干……

余长安识海里的珠子,也在这一刻彻底的碎裂开来,分成了八块,

那珠子散发着大量的气体,在改造着余长安的身躯,同时,他的脑海里新涌入的记忆越来越多,

这一回是全部。

余长安脑海里有大量的记忆闪过,时而清醒,时而迷茫。

他跪在余母的尸体前,三十年来的酸甜苦辣一闪而过,夹杂着前世大量的记忆,又哭又笑。

……

管他来时谁是谁,今日方知我是我。

回首沉沦三十载,纵是痴傻也成狂。

……

原来他是余长生,一直都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