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忙碌的日子

这么好的消息,必须得跟家里人一起分享分享。

下班之前,向暖喊陶大柱晚上来他们的出租屋吃饭,有好事。

于是陶大柱就跟着他们一起回去了。

他们回到家的时候两个小的早就放学了。

向暖回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挂在厨房屋梁上的腊肉拿了一条出来,对半切开后剩下的继续挂上去。

“姑姑,晚上吃腊肉吗?”陶天翔眼睛都亮了。

“吃。今天有好吃的,你们赶紧去写作业。”

天翔立刻跑去写作业了。

大柱过来帮忙。

向暖将腊肉用温水洗了一遍然后小心的切着,陶大柱熟练的将冬笋剥皮。

交给向暖焯水后放在旁边沥水。

等陶云斌回来后向暖才开始炒菜的。

冬笋炒腊肉,老大一盆。

一个大白菜,一个菜叶蛋花汤。

三个菜分量都足足的。

向暖给每个人都盛了一大碗的米饭。

众人入座,看着那一盆油乎乎的菜,都止不住吞口水。

“吃饭。”向暖道。

众人这才动筷子。

向暖夹了一筷子油乎乎的冬笋片跟薄的透亮的腊肉,再裹着米饭一起送进嘴来,那叫一个满足啊。

她炒的时候放了一个干辣椒,既有辣味,又不至于太辣,味道正好。

“呜呜……嫂子这个笋好好吃,好嫩。”陈家康吃得满嘴都是油。

“这个笋居然这么好吃。”陶大柱也有些意外。

以前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有人山上挖笋。

但吃多了胃就难受,有的人还吐清水。

所以很多人不敢吃,还不放油盐的话也确实不好吃。

他也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笋。

“肉跟什么一起做都好吃。”陶云斌道。

陶大柱瞪他一眼“就你话多。”

向暖笑着回答“竹笋是属于纤维食物,吃多了会对胃部造成负担,所以不能过量。”

“只要在炒之前,先用热水给笋焯一下就能去掉涩味,当然了,还是要放足了油才好吃。”

众人纷纷点头。

“你说有喜事,是什么?”陶大柱问。

“今天唐书记说要推荐我进组织了。”向暖说着又高兴起来“这难道不该庆祝吗?”

“找到推荐人了吗?我可以当你的推荐人。”陶大柱在部队的时候就入了。

“唐书记跟周主任给我当推荐人。”向暖道。

陶大柱点头,有这两个人当她的推荐人,那肯定是稳稳地。

吃过饭,陶大柱去洗的碗,临走时候还把地给扫了。

第二天向暖就把志愿书填写好交给了唐和平。

农资社开始收冬笋,三位新员工都被向暖安排了工作。

陶大柱跟冯春,去跟县里的供销社谈一下冬笋的生意。

杨华生则留在供销社,负责称重跟登记各个大队收上来的笋。

公社每天都人进人出的,各个大队的人用板车推着或者挑着笋来公社。

这边忙着收笋,那边的豆制品作坊也开张了。

人员全部到位后,向暖指导着众人开始制作豆制品。

她也不会的,但昨晚上她花钱跟系统买制作视频了。

然后做笔记,现在她就是按照笔记上的一步一步来指导操作。

豆腐不难做,更何况这里还有个人就会做豆腐的。

会做豆腐的这个叫杨三妹,家是二大队的。

第一锅豆花做好后,向暖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

这个时候糖太金贵了,所以大家就滴了两滴酱油,有的人酱油都还没放就全给吃光了。

吃完豆腐脑,将豆脑舀到容器中,再用白布折叠盖上,用大石头压上。

等会儿就成了豆腐了。

接着是做豆腐干跟千张。

都是要先把豆浆煮开做成豆腐脑,再做成豆腐干跟千张。

其实豆腐干跟千张制作原理跟豆腐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放在不一样的模子里,对水分的要求不一样而已。

豆腐干跟跟千张,含水量都非常小,千张做好后就真的跟一块布似的了。

工具都提前让人打好了,再有向暖在一旁指导,最终豆腐干跟千张都做成功了。

就是千张在脱模的时候,老是容易碎。

这跟布是新拿出来用也有关系,等用的时间长沾了豆油后就容易脱模了。

众人看着做出来的豆腐干跟千张,都高兴坏了。

当天做出来的豆腐干跟千张,就被放到供销社去卖了。

供销社那边只卖豆腐,因为千张跟豆腐干没有人会做。

豆制品作坊这么快就运转起来了,可把其他大队的人羡慕坏了。

于是其他大队都卯足了劲挖笋,造成的结果就是笋都快将公社的仓库给堆满了。

看着都快堆放到门口的冬笋,向暖只能感慨一句是自己没见过世面了。

向暖不得不立刻喊停,暂停一段时间,先把这些给消耗了吧。

本来说不想靠系统,但因为现在人对笋没太大兴趣,还有就是七个大队一下子挖的太多,就一个县城的供销社,又能消耗多少呢?

她甚至都怀疑山上的笋宝宝都被他们给挖出来了。

这是不可取的。

于是她时不时就进去晃悠一下,一晃悠就能少个大几百斤,倒也不显眼。

这么新鲜又原汁原味的冬笋,系统那边卖的爆单。

向暖一边让陶大柱跟冯春去跑其他公社的供销社,把笋,豆腐干跟千张往那边送,一边又雇佣了一些人过来,将这些笋剥皮,焯水后晾晒。

他们还没有烘干的设备,向暖就让人打柴,做一批木炭出来,然后让一二大队的人帮忙烘干。

这个过程虽然很麻烦也很耗时,但没办法,设备简陋就只能这么干,所以还烘坏了一批笋干,好歹是把火候给掌握了。

等后面再收的时候,向暖就打算让大家直接制成笋干,价格是一斤五分钱,这样就方便多了。

这一批笋处理完了,也到了插秧的日子了。

杏花公社大部分的田都有点梯田,但又不是那么规整。

山区,能开成田的都开垦了。

插秧的时候,向暖特意去了五大队。

这边种的是杂交稻,还要养殖稻花鱼,这关系着他们的稻花鱼养殖能不能推广,所以她得去现场指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